二十大
专    题

副标题

08

2023-02

  2月7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7日上午...

16

2023-01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于9月27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参观了展览。展览开幕以来,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观,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营造了浓厚氛围。  为持续扩大展览的覆盖面、影响力和传播力,让更多干部群众方便快捷地观看体验展览,展览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推出了展览数字化网上展馆,全...

14

2022-11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人民日报评论员“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

14

2022-11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2022年10月29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作出如下决定。一、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

14

2022-1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全党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

14

2022-11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过)  总  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14

2022-1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14

2022-11

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

20

2022-10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从党的二十大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  回首来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

20

2022-10

10月17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习近平同志17日上午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

20

2022-10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真正的奇迹”——国际社会热议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新华社记者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作出这一宣示。  连日来,二十大报告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关键词。国际社会称...

20

2022-10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1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会议。  习近平同志主持会议。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会议。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会议通过了将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

16

2022-10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1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会议。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会议。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会议首先在大会秘书长王沪宁主持下,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了由习近平同志等46人组成的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名单。随后,会议在习近平同志主...

13

2022-10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202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5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10

2022-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9日上午在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王沪宁就《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09

2022-10

新华社合肥9月20日电 题:锐意创新、奋楫争先,江淮儿女昂扬奋进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安徽:激发活力争创新优势  新华社记者刘菁、马姝瑞、吴慧珺  在中国宝武马钢一车轮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吊运成品车轮(2022年3月3日摄)。新华社发  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里,生产线上一派火热:轧钢履带火花四溅,钢锭被无人行车送入上料轨道,机械手把钢坯投入1100℃以上的...

08

2022-10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全国各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2296名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  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做好代表选举工作的要求,采取自下而上、上...

08

2022-10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题:肩负光荣使命 勇担历史重任——党的二十大代表诞生记  新华社记者  投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志千秋伟业;  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矢志砥砺前行。  2022年9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正式向社会公布。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38个选举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选举产生了党的二十大代表。他们是从全体党员中千挑万选出来...

30

2022-09

9月30日,望江县政协机关党支部和工会联合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县政协机关支部在职党员、工会会员参加活动。活动中,大家先到凉泉乡陈氏宗祠暨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司令部旧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并重温入党誓词。通过观看图片实物,认真聆听现场讲解,深切缅怀了渡江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党性教育和心灵洗礼。随后,走进融园,开展健步走活动。健步走结束后,组织召开了“喜迎二...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电话(传真)0556-7171004   电子邮箱:wjzx7171004@163.com